本文转自:运城日报实力配资平台
本报讯(记者 游映霞)这个国庆假期,全市多家博物馆联动,围绕“双节遇国宝,运城‘潮’好玩”主题,用一场场有温度、有新意的活动,让河东文化变得可感、可玩、可亲近,为游客提供了一份文化味十足的假期出游选择。
从免费文化讲座到特色文物参观,再到沉浸式互动体验,多样活动让河东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与游客相遇,为假期出游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。
在互动中触摸河东文化根脉。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站点,运城博物馆除每日延长一小时开放服务外,还准备了两大特色活动。10月1日至2日每天10:00-11:30,将举办“河东问道·华夏同根—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河东故事”活动。该活动由中共运城市委统战部主办、运城博物馆承办,以“古今对话+趣味答题”的形式,挖掘运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历史角色,让游客在轻松氛围中深化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理念。
10月1日至8日,运城博物馆每天都安排多场“大河之东”免费讲解。从上午9:00开始,每半小时一场,直到10:30;下午则从14:00起至16:00结束。讲解员会带领大家走进一楼的“华夏寻根”“馆藏珍品”展厅,细细讲述展品背后的历史细节,让游客能更深入地读懂文物里的河东往事。
讲座与玩趣交织,体验文化魅力。盐湖区博物馆的假期活动,把“学”和“玩”结合得恰到好处。多功能会议室里,四场免费专题讲座依次开讲:10月1日的《中国古代铜镜》,结合馆里的铜镜实物,揭开古人“照面”器物里的文化秘密;10月2日的《中国屋顶等级》,用具体例子让大家看清不同屋顶样式里藏着的古代礼制规矩;10月5日的《德孝文化大讲堂》,深挖德孝文化的内涵,探讨这一古老文化在今天的传承意义;10月8日的《认识可移动文物》,则用实物加卡通图片的方式,帮大家轻松认识各种文物器型,听懂它们的故事。
互动体验区更是热闹。10月3日至6日的“寻文物 觅印章”活动,游客边看展品边收集印章,把展品知识记在心里;10月4日的“掷箭投壶社教活动”,还原了古人宴饮时的雅玩场景,既能练专注力,又能在投掷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;10月5日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,开展文物保护宣传,传承中华文脉的责任担当;10月1日和7日,社教工作室里的“古诗词贴纸制作”让孩子们在动手做贴纸的过程中,记忆诗词。
展厅里的活动同样精彩。10月1日至8日,“盐湖之光”展厅每天都有免费讲解,讲解员会细说盐文化对当地发展的影响;10月1日至31日,四大展厅持续开放:“盐湖之光历史文物展厅”讲透盐湖的悠久历史,“丁绍光版画陈列馆展厅”展出40余幅盐湖籍旅美画家的作品,东西艺术融合的风格很有看头,“邵仲节绘画艺术馆展厅”让大家感受牡丹画的艺术之美,“丹青再现——中国古代珍品书画展”则用高清复刻技术还原《宫乐图》等名作,近距离看这些“珍品”,能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这些活动均由盐湖区文物保护中心(盐湖区博物馆)主办。
各县博物馆也纷纷拿出“看家本领”,让假期文旅体验更丰富。10月1日至8日,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博物馆的“穿越历史长河,共赏双节盛景”活动新意十足。游客可以亲手触摸唐开元铁文物,解锁古渡口和冶铁的秘密;到西四合院体验舜陶手作,感受古人的制陶智慧;看遗址保护纪实,了解文物保护的故事;还能在盛唐广场擂鼓祈福,逛一逛小吃集市,尝地道风味。
永济市博物馆的“馆藏金属陶瓷文物保护修复展”即日起持续到10月15日,那些经过修复师妙手修复的金属、陶瓷文物重新焕发生机,静静诉说着千年往事,让游客直观看到文物保护的力量。
夏县的文旅活动也很有看点。10月1日至8日,墙下关帝庙免费开放,让游客感受古建筑的独特韵味;夏县体育中心二楼展厅的“夏都文物文创文化展”,400余件展品涵盖了夏墟文明、卫夫人书法等,逛一圈就能尽览夏县的历史风华,该活动由夏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、夏县文保中心承办。
芮城县博物馆在10月1日至8日推出“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——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革命文物展”,珍贵的抗战文物、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,结合影像叙事,真实再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,让人深切感受到不屈的民族精神,活动由芮城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、芮城县博物馆承办。
9月30日,平陆县博物馆的《博物馆里的生僻字》展览提前开启假期氛围。展览聚焦26个文物名称里常见的生僻字,细细解读它们的读音和含义,带领游客感受汉字的造字之美,探寻背后的历史文化,该活动由平陆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、平陆县博物馆承办。
据介绍实力配资平台,国庆中秋假期全市共有73处文博单位对社会公众开放,详情请链接“运城文物”公众号。
佰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